咸寮村地处普宁市东南部大南山下,东南有大坝仔水库, 西南有石峡仔水库, 两道水源村前汇聚, 环山怀抱,青山绿水,环境优美, 物产丰富, 属普宁市革命老区,全村600余户,人口3500多人。但这样一个乡村,却由于某种原因一度被定为“问题村”。为彻底解决咸寮村的有关问题,2012年4月,组织安排陈洪民兼任咸寮村党支部书记。二年多来,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,村“两委”班子重新建全,制订完善村规民约,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,按照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”的要求,干群合力,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特别在夯实基础,优化人居环境方面,成绩更是有目共睹。
该村历来道路狭窄,村道崎岖不平,中大型汽车无法通行,村民进出村庄要借道邻村,交通极其不便,给村民生产、生活及发展农村经济带来不少麻烦,同时,路灯、排污等配套设施不全,没有合格的生活自来水和村政办公场所等问题,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社会的发展。为改善群众人居环境,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二年多来,该村“两委”干部广泛听取民意,通过多次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通过,并发动乡贤捐资1000多万元,致力兴修民心工程,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优化全村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。
投入资金55万元完成村自来水工程建设,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
投入60万元用于学校创强项目建设
投入32万元完成村路灯工程建设和变压器增容
投入28多万元在全村各路口安装视频监控系统
投入200多万元建设村政办公楼
投入30多万元建设村公共卫生间和拉圾收集点等配套设施
投入350多万元对全村2.5公里长的排灌渠进行“三面光”石篱硬底化建设
投入550万元修建连接普宁大道公路一条,全长约1.9公里
另外,针对该村原来大部分耕地处于丢荒状态,甚至出现非法挖池塘、造坟等乱象,村“两委” 多次召开会议,制订方案,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,通过了迁坟、补偿等决议,成功迁坟49处,改造池塘10多处,除恢复原来的240亩耕地外,还复垦山丘园地约65亩,共平整出宜耕土地300多亩。2013年11月10日,通过公开抽签方式将300多亩耕地重新发包给村民。
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,村多方筹措资金20万元,重新整合咸寮英歌队,配套新的服装和道具,加强训练,代表下架山镇英歌队参加普宁市英歌文化节表演。
通过二年多来的努力,不断抓好软、硬环境的建设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。如今的咸寮村,破蛹化蝶:村内卫生整洁,环境优美,基础设施健全,农村经济不断发展,村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,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真正成为了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。